考研
自考
成考
学位英语
国开
学习资源
经济师
心理
院校
专题
人力
劳协
健康
社工
营养师
电工
专业
分数线
云课堂
报名
院校
专业
考试时间
考生服务平台
报名
专业
介绍
电大中专
研招
英语
报名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院校
同力申硕
加入QQ群
自考报名流程
准考证打印
自考报名时间
自考报名条件
考试机构
自学考试简介
考试安排
自考考试时间
招生专业
教材大纲
助学30分
成绩查询
答疑咨询
免考政策
转考政策
成考、自考、国开 报名-考试资料索取 免费短信提醒预约
立即预约
湖北省自考教育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来源: | 作者:湖北成教成人高考网 | 发布时间: 2025-07-17 | 2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专业名称:教育学(专升本)

专业代码:040101

主考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助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同时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强化“应用性、实用性、发展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对学习者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教育学,专业类为教育学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为17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为74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教育学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中小学校教师及相应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必需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

1.践行师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 学会教学: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3.学会育人: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4.学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名称:教育学(专升本)           专业代码:040101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5

00469

教育学原理

6

学位课程

6

00031

心理学

4


7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6

学位课程

8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6

学位课程

9

00468

德育原理

4


10

06159

教育社会学

4


11

1315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4


12

13859

教育技术学

4


13

00449

教育管理原理

6


14

00464

中外教育简史

6


15

0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4


16

00472

比较教育

4


17

10213

教育学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五、主要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略)

4.英语(专升本)(略)

5.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主要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本课程主要包括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目的、内容、过程与方法、教师与学生、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系统的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6.心理学

本课程是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规律,并探讨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流派、研究方法、生理基础、意识与注意、感觉与知觉、记忆与学习、思维与创造性、智力、动机与情绪、人格、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心理健康、毕生发展等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未来工作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学、教育中的常见问题。

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本课程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学问题。主要讲授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策略、个体的心理及社会性发展、德育以及教师心理等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升心理学、教育学素养并以此指导今后的学习与实践。

8.课程与教学论

本课程主要包括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方面,主要讲授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与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9.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指德育科学或德育科学群,是作为整合诸多德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形态而存在的。本课程主要讲授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德育的概念、我国德育和我国德育现代化、德育与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德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等。旨在引领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全面了解道德教育的理论。

10.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和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发展历程,系统地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规律,了解和初步掌握教育与社会分层和变迁的关系,较好地掌握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用社会学视角去了解教育变革的动因,学会用教育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和提高考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一般规范,研究成果的格式规范,教育研究常用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等以及教育研究的评价和反思。在各种方法与程序、规范的讲授过程中,本课程结合教育研究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教育科学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解。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以及教会他们掌握科学教育研究方法,应用各种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找出背后教育规律及解决对策。

12.教育技术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前沿热点和未来趋势。本课程在介绍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教育技术在各教育领域的实践与应用,详细介绍了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社会培训及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教育技术的学习,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提高教育技术的实践操作水平,进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优化教学效果,同时也为个人适应未来教育发展以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3.教育管理原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教育与管理的本质、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教育管理内容、理论与技术、理论流派以及我国教育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外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课程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讲授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理念、内容与机制,能综合运用学校管理的理论分析学校管理现象,辨别和处理学校管理活动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4.中外教育简史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杰出教育思想家教育思想,以及影响深刻的重要教育制度。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通过知古识今,以史为鉴,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更好地认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以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增强教育的革新意识和能力。

1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课程主要讲心理内涵及影响因素,学校心理辅导内涵、目标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操作过程、评估技术,最后围绕中小学生的认知卫生与辅导、中小学交往卫生问题、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与辅导、中小学生心理障碍辅导做具体讲解。本课程旨在帮助教师了解青少年常见心理学生问题,以及基本心理辅导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16.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教育改革的借鉴。本课程主要包括比较教育及其发展、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流派、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俄罗斯教育、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等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他国经验为借鉴促进自身教育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提高。

六、教材目录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使用教材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4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英语(二)自学教程》,张敬源 张虹,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

5

00469

教育学原理

6

教育学原理,魏曼华,辽宁大学出版社,2020

6

00031

心理学

4

心理学,张厚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阴国恩,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6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 张华,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9

00468

德育原理

4

德育原理,班建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0

06159

教育社会学

4

《教育社会学》,吴康宁,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11

1315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刘志军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12

13859

教育技术学

4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2版)》,黄荣怀 庄榕霞 王运武 杨俊锋,高等教育,2023

 

13

00449

教育管理原理

6

教育管理原理,孙绵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4

00464

中外教育简史

6

《中外教育简史》,郭法奇,辽宁大学出版社,2020

15

0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4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傅纳,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16

00472

比较教育

4

比较教育,马健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注:“使用教材”以当次考试公布的教材及大纲使用情况为准。

相关推荐:2025年湖北自考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及主考院校一览表


注:以上信息为指导报名信息,请考生放心填写,最终报考信息,以老师和考生沟通确认的为准。
学历提升指导报名系统
点击报名
更多
×右边广告文本
×
在线客服系统